close

如果你正在迷惘人活著的目的,或許可以看看這些熱血老師們是怎麼看待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2008年11、12月,除了忙碌的演講行程外,我還接了教育部的「傑出教育通識教師獎」的採訪撰稿工作。


在採訪這些熱忱的通識教師過程中,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理念。


人,果然就是要有熱誠和好奇,才能對這世界主動奉獻自己!


如果你正在迷惘人活著的目的,或許可以看看這些熱血老師們是怎麼看待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謝謝採訪過程中一起工作的伙伴及不吝指教撰稿的幾位老師:廖蕙玟、簡妙如、蔡崇隆老師)

 


 

文:夏霏

                                                藝術瀰漫的行動哲學—專訪林文琪老師
 

    得獎老師資料: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系學士
    中央大學     哲學研究所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 哲學研究所博士 


    學術專長:
    認識論
    美學
    中國哲學 


    相關通識教育經歷與成就: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行政老師 2004/08-迄今
    ‧通識教育學會《通識在線》雜誌 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單元主編 2008/01-迄今
    ‧協助建構北醫「醫學倫理PBL案例資料庫」。
    ‧參與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的轉型、發展與提昇。
    ‧規畫與落實「透過藝術的倫理行動教育」課程:倫理與美學、古琴與哲學實踐等。
 
 



 
「在林文琪教授的課程裡,我學到有效地處理自己的低潮」。目前就讀藥學系一年級,正在修「哲學與人生」的張雅涵同學說:「在上老師的課以前,我的日子都是平凡地過去,沒有什麼值得讓我感動,對自己的過錯也會故意遺忘。但在『哲學與人生』的課程裡,我學會了反思,學會從過去人生中汲取經驗,因為老師告訴我們:『活在當下是錯的,應該要從過去中記取教訓!人因為有過低潮,才能成就現在的狀態。』」


強調「自主學習」,是林文琪教授課程最大的特色,她在課堂上的一句話往往會激起學生心中的漣漪。醫學系一年級林鈞賢同學,在他對人生感到乏味與絕望時,老師簡單的一句:「人活著不一定要有什麼遠大的目標,有時也留意一些生活的小小快樂,也很好啊!」讓他聽了豁然開朗。


在林文琪教授和學生眼中,哲學不再是空泛的課程,而是一門極具實用性、啟發性的淨化心靈過程。

 

學思歷程
大學時期的讀書會、古書私塾造就教育理念



漫步在台北醫學大學中,不預期地聽見悠遠深沈的琴音,循聲往教室探去,只見一群同學們神情恭敬又專注地演奏古琴。接著,傳統祭孔的八佾舞、充滿創意的兒童美學課程,陸續登場,一堂堂精彩的課程豐沛了醫學大學學生的心靈。而這些充滿藝術氣息的課程,全都來自林文琪教授所開設的通識課程。


林文琪教授的專業領域在於哲學,談起為何獨鍾這門學科,林文琪教授笑著說:「剛開始不是為了想念哲學而進入的。」其實林文琪教授最早設定的目標是心理系或社工系,可是後來考上哲學系,讀了之後發現這門學科還滿有趣的,於是就一路碩士、博士地攻讀下去。


回想起剛進大學時的自己,林文琪教授說,剛進大一就感受到一種「知識的壓力」。因為才剛揮別死板的高中課程,面對大學所開設的,琳瑯滿目的人文學科: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專業理論接踵而來,自己竟然沒有一樣是懂的,雖然很想釐清,卻不知從何讀起,這讓林老師感到惶恐。幸好參加了系上自發組織的讀書會,才漸漸抓到閱讀的要領。後來又有機會到台大附近的私塾去學習古書,又漸漸開啟了對中國古代經學的興趣。


林老師在大學課堂、系上自發性的讀書會、古書私塾這三個迥異的學習型態裡,習得了知識的歸整方式,而這些寶貴的學習經驗,更打造了她往後教學風格的基礎。


「我的性格本來就叛逆,好奇心又重,喜歡問問題。我喜歡在課堂上提問題,但常常碰到重複倒帶之前的說法、不直接回答問題的老師。我得不到解答,只好自己研讀。卻也找不到有效吸收的方法。參加了系上自發性的讀書會後,我從一開始只有聽大家發表意見的角色,漸漸地學會表達、闡述我的問題意識。到最後,甚至能專注地持續五、六個小時的討論而不覺疲累。」林文琪教授參加的讀書會,從她大學一直持續到研究所,這段期間,她也對中國哲學和美學產生興趣。讀書會的運作模式,以及大學期間所建立的人文理論基礎,也成了她日後教學發展的課程內容。


林文琪教授碩士論文在討論《莊子》,博士論文則研究《禮記》,現在則專注在美學相關的知識。博士班畢業後,林文琪沒有進入預期的哲學系教書,反倒先進入通識中心任教。這個看似偶然的機遇,其實與她的博士論文有內在的關聯。因為老師將博士論文聚焦於《禮記》的「人觀」,主要是在闡述《禮記》認為「什麼是一個理想的人」、「如何透過的教學規畫,將人造就成理想的狀態」,這與通識教育的精神是非常吻合的。老師在撰寫博士論文的時候,便已經在思索《禮記》中提到的教育能不能落實在今日的教育,所以親身體驗,開始去拜師學習古琴,並在寫完博士論文後開始參與雅樂舞社團。以上的學習經驗,促成林老師在通識課程中嘗試將禮樂教化結合身體教育加以落實。


林文琪教授第一次教通識的學校是在元智大學,在「禮樂教化與身體教育」課程中,她嘗試將《禮記》這本古老、傳統的經典,以一種現代的、實用的方式呈現出來。因為是屬於實驗性比較強的課程,老師會觀察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反應,以作為修正的依據。後來到臺北醫學大學專任,仍持續地微調課程規畫與教學方式:「禮樂教化與身體教育」轉型為「倫理與美學」課程,從單純的理論教學轉型為理論為主操作為輔的模式,之後又轉型為「古琴與哲學實踐」課程,操作與理論參半。不時翻新課程內容,讓林文琪教授所開設的《禮記》相關通識課程總是既熱鬧、有趣,卻又不忘帶進理論的反思與文本的閱讀,開設出具本土文化特色的通識課程。


通識理念:通識教育是大學的靈魂

林文琪教授認為通識教育有兩個面向:general education 和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主要是指作為各個學科基礎的課程,如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生物、統計等,是醫學相關科系的基礎。liberal education一般翻譯成博雅教育或素質教育,即是一般所謂的人文學科(humanities)。


liberal education不是指與科學相對的文科,而是一組協助學生開發「人性」(humanity )—所謂的人性是指身心高度發展的狀態的課程,亦即在協助人解除身心的限制,讓人能夠發展自我、實現自我的課程。古今中外因著不同的人性理想,而有不同的課程規畫。「所以liberal education是一種教育的理想。」林文琪教授強調,「liberal education是一種解除自我身心限制的教育,是具有道德性的教學觀,以『自我開發』為目的,而不是工具性或職業性為目的。」


林文琪教授認為,現在的大學已經過早職業化,學生都將大學的課程視為職業準備的訓練。但這樣是不對的。「我們常常說通識是大學的靈魂,為什麼?因為通識教育博雅面向的成己之學,是大學的核心精神。學生上大學若只是為了謀求一個職業,或者訓練自己成為一個工匠,那麼大學教育只會淪為職業教育,這不是大學所應強調的價值。大學除了教導學生成為專業人必備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喚起學生成為專業人的『自我價值感』,學生們要自主地願意成就自身作為專業人的德性,而從事各種的學習。如此一來,所有的學習,包含general education的知識學習及各種專業知識的學習,也都具有了博雅教育的精神。學生要覺得:我是為了成就自己而讀書學習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作家夏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