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霏
循著歷史脈絡反思—專訪耿慧玲老師

得獎老師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 歷史學系學士
中國文化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博士


學術專長:
1、金石學
2、國學(文獻整理)
3、古代越南史
4、中國中古史
5、台灣史


相關通識教育經歷與成就:
‧現任:朝陽科技大學專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民國95年8月~迄今)
‧中台科技大學教育部「提升技職校院學生通識教育改善計畫」課程規劃委員(民國96年5月至98年12月)
‧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諮詢委員(民國97年1月至97年7月)
‧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民國93年8月~迄今)
‧ 吳鳳工商專科學校共同科專任講師(民國84年8月至87年7月)


榮譽:
1.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90年度通識教學計畫獎助:「中國文物與考古」、「世界古代文明史」;
2.朝陽科技大學91年提升教學品質獎助計畫:「文明的起源與發展」、「臺灣考古與原住民」。
3. 「音樂與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就業力(就業輔導)課程計畫」、「歷史地理課程之設計與規劃--海上絲路之探索」主持人。


循著歷史脈絡反思—專訪耿慧玲老師

熱情、細心和耐心,是學生們對耿慧玲教授一致的印象。「耿慧玲教授是一位充滿熱情、細心和耐心的老師,不管課內課外,和我們的互動都很好。」上過「海上絲路文化」課程的戴偉同學說,在一旁的林玎穎同學補充道:「老師在上課時提供給我們許多寶貴的啟發,下了課,她對我們的關心依舊無微不至。無論是課業或是自己的煩惱都可以找她傾訴,對我這種在外求學的學子,耿老師就像媽媽一樣,讓人覺得很安心。」
耿老師親切溫暖的特質,總能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下,將知識一點一滴記入心頭。


學思歷程
熱誠,從認真的求學態度開始
課堂上,老師展開一張張瑰麗璀璨的絲綢、一幅幅充滿異國情調的畫作,耿慧玲教授就著投影片上馬可波羅的行旅路線,帶領學生一同走入七百年前的海上絲路。
從民國七十一年開始,耿老師迄今已有二十七年的授課經驗。「民國七十年左右還沒有出現『通識課程』這樣的名稱,類似中國現代史、中國通史的課程當時還都屬於必修課程,算是共同科目的一部份。」
耿慧玲教授說,在踏入教職之初,當時的學術界有著這樣的說法:「一流的教師,教博士班,二流的教碩士,三流的教大學,不入流的教通識。」而耿老師因為史學碩班甫畢業,授課經驗不足,便申請至科技大學的通識中心擔任教職。一邊教書磨練授課能力,一邊攻讀博士班學位。沒想到這麼一教,耿老師教出對通識的教學熱情,所以一教便是二十多載。
耿慧玲教授回憶道:「從學士到博士,我所鑽研的領域是歷史。碩士畢業後,我有幸進入中央研究院,參與了美國柏克萊大學和法國遠東學院的金石學研究,開啟了我對金石學研究的興趣。直到現在,我仍以金石學為研究重點,發展許多相關領域的研究計畫。」
耿慧玲教授說,博士教育是深化教育,但通識要解決的,卻是如何因應四周環境考驗的問題。這樣的啟發,來自於耿老師求學時期的一位恩師,王暉教授。
「在修王教授的課程時,我雖然每堂都到,作業也都有交,而老師也好像特別欣賞我的表達,每堂課都讓我上台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最後,我卻只拿到67分的學期成績。原因是王教授覺得我很聰明,但看出我的態度不認真,所以給了這樣的分數來警惕我。」
因著這個經驗,耿慧玲教授深深體悟到,求學,不是只有會唸書、作業考試的應付,而是一種負責、認真的態度問題。所以當耿老師開始教書後,她便特別要求學生作學問一定要專心、投入。
「我不會因為教的是通識課,就對學生的要求鬆懈。我會鼓勵學生參加研討會、發表他們在課堂上所撰寫的學術論文。這種公開發表的經驗縱然會帶給學生一些壓力,可也算是一種成長。」
耿慧玲教授認為,通識課程應該因應學校不同風氣,修正或補強學校的特色。所以耿老師特別為朝陽科大設計了一門「霧峰學」,讓學生可依地利之便,研究身處環境的特殊歷史文化。而為了想讓學生瞭解台灣是多元的文化,耿老師還用自己的專業,開設了「台灣歷史與文化」、「台灣開發史」、「海上絲路文化」等課程,讓學生能夠更瞭解自己成長的這片土地。另外,為了讓學生能在畢業前具備應有的職場競爭力,耿老師還與陳崑鋒老師合開了「就業力」課程。耿慧玲教授所設計的通識課程,可謂多元而豐富。



通識理念
引導學生建立抽象思維,啟發自省能力
耿慧玲教授認為,通識教育的問題可以分三方面來談:通識教育的課程、通識教育的人員以及掌管通識教育的單位。
她提到,由於普遍師生都將通識課程視作「營養學分」。通識課程設計的零碎化、教學傾向膚淺化,導致學生們潦草應付,通識教師教學力不從心、缺乏成就感。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導致通識課程普遍被邊緣化的後果。由於台灣並沒有所謂「通識學系」畢業的專職通識教師,教師們花太多心力教通識,並無法對自己的升等產生幫助,而產生教學熱誠與教職規劃的內在衝突。而通識課程規劃委員會基本上能夠解決課程的問題,但是不能解決教與學的問題;不能解決教與學的問題,就很難解決課程零碎化、膚淺化的弊病。
「我認為技職體系的學生和一般大學的學生,學習態度和回饋就有很大的不同。科大重視技職訓練,因為學習專業化比一般高中生來得早,在報告呈現的技巧十分精美,但在抽象思維、重點應考能力上卻普遍產生落差。對科大學生必須花較多的時間去作課程互動的溝通,否則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挫折。」
因為這樣的落差,耿慧玲教授認為,科大與大學的通識教學方式上,勢必要作程度上的修正。
耿慧玲教授說,基於職業倫理,科大學生在技術層面的學習與追求非常認真,表現令人刮目相看,但對於人文類的常識,卻常會有這些知識跟我有關嗎?對生活實用嗎?的疑問。所以在教授時,都會提供比較具體的資料、證據,引發他們抽象的思維,進而反思該知識對己身的影響。


教學方法
創意引導作為鑰匙,開啟學生視野
「好奇心是我很大的特質。」因為好奇心,耿慧玲教授試著將她所擅長的史學領域,設計成許多饒富創意的課程。值得讚許的是,耿慧玲教授為了她所開設的多元通識課程,特別設計了許多豐富迥異的教學方式。
鄭喻之同學說:「老師在上『台灣歷史與文化』時,常會把課程和時事作結合。她曾以醫療人球案為例,帶領出台灣文化的人情法治弊端。她以《碧海遊記》和《馬偕日記》兩本書當作鑰匙,帶著我們從外來人的眼光來看台灣這片土地,我覺得受到很深的震撼。」
學生們對於「台灣開發史」和「霧峰學」的課程,更是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師指引我們一些研究的據點,讓我們自己去聯絡、採訪,實際拜訪那些就在我們身邊,卻始終被我們所忽略的景點中的文化。上過這堂課,讓我產生了更大的研究興趣。後來我又和同學走訪了一些老師曾提過的地點,並深入去研究、瞭解它背後的歷史含意。」


訓練學生作學問的基本功
就讀休閒管理系的林玎穎同學,從「海上絲路文化」的課程中,不但學到歷史相關的知識,更在分組討論的過程中,認識了就讀視覺藝術和外文系的他系同學,交流了不同的專業視野,更學到尊重和協調的人際處理。
「老師在課堂上常會關心我們分組報告的進度,也會幫忙協助我們一直喬不攏的工作分配。老師鼓勵我們拿分組報告參加研討會,在撰寫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學術論文的資料彙整,更注意到原來學術研討論文是這麼嚴謹、著重細節。」


知識與藝術瀰漫的TA事務
上過耿老師的課、現職為耿老師研究助理的鄭喻之說:「老師為課程架設了一個部落格,內容有上課的投影片資料,讓學生們在課後仍可繼續複習,與老師互動。老師的課每年都會更新資料,藉著這些不斷更新的新知,有效建立學生們的在地情感和國際觀。」
鄭喻之提到,老師除了備課認真,上課投入外,還身兼國樂社的指導教師,時常和通識中心舉辦許多研討會、音樂會交流發表會。她常蒐集許多藝文訊息,鼓勵同學去參加各項書法展覽、畫展,如果自發性地寫了心得感想,老師還會當作課堂加分的一部份。鄭喻之說:「老師最常強調一句話:『大學生不只要學知識,更要學習如何處理事情。』」無論是研討會或音樂會,老師都會放心地交付同學聯絡和籌備工作,再從旁予以協助。


通識建言
完善的通識教育中心的必要性
耿慧玲教授提到,通識課程要解決零碎化與膚淺化的問題,就必須要有一個具有課程規劃與人員考核功能的單位。唯有兼具學術與行政功能的通識教育中心或者通識教育學院,才能真正的規劃、引領、設計一套完整的課程,並對於授課的教師予以規範,且發揮通識中心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功能,包括計畫的申請、課程的統合,以及教學障礙的幫助等等。
耿慧玲教授強調,通識課程要深化,必須仰賴一個良好的通識中心。「我希望通識帶給學生一個理性思維的可能性,給學生們一個認識周邊環境,與周邊環境對話的一個機制。」唯有通識中心與通識教師作完善的配套,才能帶給學生實質且深遠的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作家夏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