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把打熱水這件平凡不過的事寫得非常生動,比擬小煙花、小宇宙、陳年自殺式手榴彈,想像力十分豐富:)

--------------------------
【轉】白銀時代——北京喝水記 /袁紹珊 【聯合報】2012.10.11 03:35 am

熱水瓶裡的水,像學生時期的愛情一樣,頭一天煽熱,第二天溫吞,第三天就完全冷掉,只能靠每天的注入保持新鮮感……

剛到北京大學,看見同樣是初來報到的同鄉從行囊中取出一瓶家鄉的水,混和著北京的涼水一起喝:「母親說這裡的水很硬,頭幾天先這樣混著喝,比較不容易水土不服。」

喝水也講出身
取水很有學問

水怎麼會是硬的呢?原來北京有一部分地區的自來水是以地下水為主,鈣和鎂的含量較多,故硬度較高。硬水不會比較難吞嚥,但它會令壺底更容易結垢,洗完澡也會覺得頭髮比較乾澀,洗多了的衣服也容易發脆變硬。所以有些外省廚師會抱怨說,硬水害他們燒不出來地道的菜;一臉痘子的女生,則口口聲聲說北京的硬水害慘了她們的肌膚。

我常常覺得水的味道,往往是一個城巿的縮影。北京的硬水,表現出它作為六朝古都的堅韌個性;港澳地區為防蛀牙而在水裡加氟,反映出其得一想二的核心價值。雖然那些扭開水龍頭就直接喝的老外,不見得都是天生自由奔放,但足見他們有信任政府和公共設施的勇氣。

有時候在餐廳叫杯自來水喝,其實需要更大的勇氣。通常客人甫坐下,服務生會問你要sparkling(氣泡水)還是still water(普通礦泉水),還問你要什麼牌子什麼產地,有些高級餐廳還會推薦你喝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御用水。不是每個人都敢不卑不亢地說:「Tap water(自來水)就好。」特別是在宴客或燭光晚餐這種要面子的時刻。那些價值不菲、號稱來自高山、深湖、地底的進口「天然瓶裝水」,除了有一堆看不見的化學元素加持外,還有我這種笨舌頭永遠嘗不出來的所謂清泉味、礦物味、鹽巴味、冰川味。它們號稱的清腸、增壽、變聰明的作用我是無法得知了,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服務生總會特別賣力地為點了進口瓶裝水的那桌客人不斷開瓶、不斷倒滿杯,彷彿迫不及待要擠爆他們的膀胱。

喝水講出身,取水也有學問。在大陸,很多大學宿舍沒有熱水供應,也嚴禁使用電子產品煮食,要取得熱水,只能大老遠去開水房「打水」,有點像老上海的「老虎灶」。水票和熱水瓶是「打水」雙寶,水票幾塊錢就買到一本幾十張,一個大的熱水瓶算一張。熱水瓶的外表雖然五顏六色,但無論是不鏽鋼、鐵皮還是塑膠外殼,內膽都鍍了薄薄的一層銀。幸好銀含量不高,所以才有百多個熱水瓶佇立水房門外一整天也不會被偷的奇景。

熱水瓶愛搞自殺
無緣無故也會爆

水也不能瞎打,要有一點物理常識。首先要灌入半瓶開水,然後晃一晃,使整個瓶身均勻受熱,避免內膽因瞬間的熱脹冷縮而承受太大的張力;其次,熱水瓶不能盛太滿,木塞子也不能塞得太緊,因為內膽裡瞬間產生的蒸氣和高壓如果無處釋放,很容易引起爆裂。

簡單來說,熱水瓶就像一個拔了保險絲的陳年自殺式手榴彈,一個摔倒或碰撞就爆,無緣無故也可能會爆,滾水四濺,主人也就跟著完蛋。所以每當聽到「砰!」緊接著「啊!」的尖叫聲時,肯定是某個倒楣的傢伙爆掉熱水瓶了,單憑事後一地銀光閃閃的碎片,足以教人遐想內膽爆炸的激烈。

熱水瓶裡的水,像學生時期的愛情一樣,頭一天煽熱,第二天溫吞,第三天就完全冷掉,只能靠每天的注入保持新鮮感。「打水」有時是茶餘飯後的散步,有時是繁忙的學習生活中的鬆弛運動,有時是賭一賭跟喜歡的人碰面的緣分。有幾次提著又醜又沉甸甸的熱水瓶回女生宿舍,冷不防在樓下那堆依依不捨的男女身影中,看見自己心儀的對象送別的女生回來,他們在寒風中聊得特別起勁,不曾察覺到我正偷偷摸摸、慢動作地走過他們身邊。

「只要你說一句,我馬上為你粉身碎骨。」我分明聽到我的熱水瓶低聲說。

「好……啊別別別……」我承認我靠近他們時就已經不懷好意了,但最後總是理性戰勝感性,乖乖抱著這顆特大號「手榴彈」回房間。

爆炸聲和尖叫聲就這樣充斥了大學四年。眾人每天手裡提著一個小煙花、小宇宙,冒著嚴重燙傷的危險,等待命運把弄它的「俄羅斯輪盤」。

直到如今,每當我從電熱水瓶輕鬆按出一滴珍貴的熱水,都會想起無數個沿著熱水瓶爆炸後的一地銀屑走回宿舍的晚上,它們散漫、璀璨、綿延如銀河,為脆弱敏感的異地青春,鍍上一層永遠保溫的白銀。

【2012/10/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味蕾的旅行/白銀時代——北京喝水記 | 繽紛‧心情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4/7421735.shtml#ixzz2QhifTQOG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作家夏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