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作者:Dr.Spencer Johnson(心理學、醫學博士)
1999年4月出版

本書出版五年後,才在因緣際會之下閱讀到。閱讀對我而言是這樣的:報紙是種時效性的閱讀,因為期間發生的事件與當下的時間鏈幾乎是同步的,錯過時效閱讀便容易錯失事件的發展;書籍卻不一樣。基本上,書本的寫作到印刷到出版已經經過一段時間的延宕,如此便弱化了書的時效性閱讀。基於書本可以反覆閱讀和蒐藏傳後的本質,重要的是書的內容以及閱讀所帶來的反芻和震撼,而非時效性本身。相反的,越值得蒐藏的書籍,其時效性(與事實發展的同步感)越弱。原因在於時效性弱的文章可以讓後代讀者的接受度越強(這也是雜誌和書籍的價值不同之處)。

一本書就算經過多年後閱讀仍可得到震撼就是一本好書。《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便是。本書的優勢在於以寓言式的方式撰寫。這種撰寫方式,弱化了時空性也簡化主角的性格,書中主角們所追求的「乳酪」,可以視為每個人所追求的夢想或是既有的財產,不同讀者可以為「乳酪」下不同的定義。書中的四位主角性格各異,有橫衝直撞的好鼻鼠和飛腿鼠,牠們代表著單純卻勇往直前的行動者;有性格踟躕不決的猶豫和不斷自省的哈哈,他們代表怨天尤人和回頭是岸的失敗者典型。當「乳酪」消失時,單純的老鼠們是當下去尋找新的乳酪。牠們不作多餘的抱怨和思考,牠們不怕失敗和恐懼,牠們只是在失敗的當下立刻網不同方向去尋找新的「乳酪」。最後牠們真的找到新的「乳酪」,並且比猶豫和哈哈還早享用起來。

猶豫和哈哈是典型的失敗者形象。當財產(舊乳酪)消失時,怨天尤人是人類免不了的情緒,但持續的抱怨和積極的改變卻是劃分猶豫和哈哈不同的行動性格。不斷抱怨自憐的猶豫始終沒有離開失去「乳酪」的地點,然而,經過一段低潮後展開新行動的哈哈卻在尋找新「乳酪」的過程中獲得許多啟示。最後讓他找到新的「乳酪」區,卻也暸悟到「隨時準備好迅速地適應改變並再度享用美味的乳酪;它們仍是會不斷地移走乳酪」。

在閱讀過程中,看見那兩個自怨自憐的人,我們會覺得行動派的老鼠們反而是勇敢聰明的。比較起行動派的老鼠們,哈哈雖然因為低潮而錯失提早享用乳酪的時機,卻也因為低潮和行動的啟示,讓他對於恐懼和未知的危機更有克服的心理準備。行動派的老鼠雖然沒有自怨自艾地浪費時間,卻沒有從這次的「乳酪危機」中吸取教訓,如果下次「乳酪」再消失,恐怕也只能重蹈覆轍地衝破頭去找尋新的「乳酪」。

闔上書,我思考我生命中的「乳酪」為何物?在我的人生中,寫作和愛情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的「乳酪」。然而對於這兩塊「乳酪」,我的態度卻是完全相反的。我國一開始投稿,對於退稿這種「被搬走乳酪」(少了刊登的版面)的情形已經習以為常,完全不會影響情緒地繼續寫作,就像飛腿鼠一樣,馬上尋找下個投稿處(好鼻鼠)或是繼續寫作(飛腿鼠)。現在的我對於刊登已經看做是寫作的附加價值,寫作重要的是抒發情緒與否,而不是刊登和得獎本身。然而,對於愛情這塊「乳酪」,我的處理方式卻比較像「猶豫」。我在大二才展開初戀,對於「被搬走乳酪」(失戀)時便陷入無盡的低潮。失戀後,我思索著:是我性格上的缺陷還是哪個壞心的傢伙搬走我的愛情「乳酪」。我很難馬上啟程去尋找新的愛情「乳酪」,也很難接受別人給我的新愛情「乳酪」(新追求者)。我不能像行動派的老鼠馬上釋懷去找新的「乳酪」,我常得經過很長很長的低潮和自殘,才能走出原來受傷的地點。不過,在自我思索和對話的過程,我的確獲得不少啟示,我也將這些心得篆刻在斑駁的心壁中,銘記在心以免再犯。

我欣賞我淡然處理退稿情緒的「行動派老鼠」性格,卻厭惡我對於愛情太過死心眼的猶豫性格。好險我最後還是像哈哈一樣有走出低潮並覓得新的「乳酪」。我期待我未來的人生可以更勇敢,更有智慧地面對和處理新的挑戰和危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作家夏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