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非詩/楊宗翰

【2007-04-18/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時至今日,現代詩雖已不是四、五十年前讀者眼中的巫咒囈語,但還是有不少學生甚至老師一看到它就投降。


首先讓他們感到頭疼的,就是「詩」與「非詩」的界線問題。


因為現代詩看起來很像分行的散文,讀起來又不乏小說的趣味或情節,偏偏多數時候它就是不押韻!


還有許多作品被稱為「散文詩」,這又是什麼?原來現代詩不是只採齊頭排列,也有部分用齊足排列,怎麼還有排成模擬對象物外觀的「圖象詩」?


「這些,都 是詩嗎?那我所寫的這篇,也算是詩嗎?」──捧讀幾位當代詩人的作品後,師生間共同的疑惑恐怕只有更深,而非減少。我認為從作者的角度來看,詩或非詩之別實在不該成為一個「問題」。


因為「文類」的觀念與判別,永遠都注定次於「書寫」。


換言之,先有書寫成果,才會有文類歸屬;就算文類模糊難辨,作品還是有偉大的可能(應該說:偉大作家更勇於突破文類的限制)。


不可不提的是,歷史上所有的文類疆界,其實都是無數作者與讀者間協商(negotiate)後的產物。所以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問題就更簡單了:它是不是詩,由你說了算!



【2007-04-18/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作家夏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