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打開臉書全是母親節的貼文。
這才想起,媽媽離世已經第十年了。
媽媽走了之後,有三個日子特別觸動情緒:母親節、端午節(媽媽農曆生日)和她走的那天。
每到五月,網路、商家的母親節優惠活動鋪天蓋地而來。
都提醒著我:沒有送禮物的對象了。
過去幾年,整個五月都會陷在無名的悲傷裡。
媽媽在世的時候,我們感情非常淡漠。只有在交學費、給零用錢的時候會交談。
母女之間親密交心完全沒有,不曾一起出門逛街。
面對媽媽的善變情緒和嚴厲,我總是備感壓力。
#
我每次進入催眠,所有的議題(感情、金錢、健康),總是會繞回原生家庭跟母親的課題。
月亮星座除了代表一個人的內在性格,也反映了與母親的關係。
我的月亮星座是水瓶座,
和媽媽的關係就是自由、疏離。
媽媽將全部的時間投入在她的事業,沒有什麼時間管我。
我從小就獨立、叛逆、充滿好奇、質疑權威、喜歡問為什麼。
無法從家裡得到的答案,只好投入書堆尋找。
#
說的是,
當我們是還是胎兒的時候,
會有一部分的細胞進到母體,
和母親的細胞同化。
這些細胞會進入母親的乳房、甲狀腺和大腦,永久影響母親的情緒和部分內分泌。
我給了部分的細胞給媽媽;
媽媽給了全部的血肉營養,生出我。
多麼奇異的循環。
那麼我的獨立、叛逆、不服輸,到底是天性還是遺傳?
#
我討厭的人性特質:反覆、暴躁、兩舌、武斷、情緒化,媽媽身上都有。
經過無數次的療癒才漸漸明白,
媽媽原生家庭的鐵血教育沒有教過她「如何成為一個溫暖的人」,
她只能複製著強硬扭曲的教養方式在小孩身上。
理解這一點,稍稍原諒了她的無知和殘暴。
也是因為如此,在人際關係和愛情裡,我特別想要被理解、被尊重、被溫柔對待、重視說到做到的承諾。
某次催眠,再度想起塵封的童年創傷。
面對媽媽因為過度體罰對我造成的創傷印記,我有了新的體悟。
在這世的靈魂劇本裡,
這個女人只是來扮演我的媽媽,
我們只是擁有地球的血緣關係。
她沒有學過如何當一個「好」媽媽,
所謂的溫柔、慈愛、包容、鼓勵等母性特質,
不曾出現在她身上過。
而我,
也不算是一個「好」女兒。
不曾在媽媽面前可愛、撒嬌、端莊、唯命是從,
倒是努力唸書、認真比賽,
想要證明自己不比男生差,
彌補媽媽一直沒有生出兒子的遺憾。
我們就是兩個靈魂,
剛好在地球扮演母女。
好像是臨時湊對的即興劇,
沒有默契,各演各的,倒也平衡。
舞台上,總有人演不好「角色」。
我和她就是。
但明白了她也只是來扮演我媽媽的角色,
對於她「應該成為我心目中的母親」的想望,也就放下了。
#
2020年11月29日,
我把戶籍牽到台中,
新的戶口名簿上記錄著:
我出生前一年的11月29日,
媽媽因為結婚,入籍我們家裡。
也就是說,
相隔幾十年的同一天,
我和媽媽,兩個女人,都來到新環境,展開不一樣的人生。
媽媽結婚,進入夫家,成為媳婦妻子和母親。
而我獨身,從原生家庭剪斷臍帶,來到新的城市生活。
不同年份的同一天,
迥異的劇情支線,
就像分岔的平行宇宙劇情,
如此巧合。
媽媽離開了,但她一直都在。
#
今年的母親節,我有了不同的體悟。
沒有送禮對象的我,
倒是可以趁這一波商人的陰謀,
買些禮物給自己。

我可以當照顧自己的母親,
疼愛我的內在小孩。
保護她、不再讓人欺負她。
放心,我一直在。
我保證,
我都會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