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名人為求博得版面時常無所不用其極,
有立委疑似中邪大鬧立法院,有議員王育誠製造轟動一時的「腳尾飯事件」。
以無中生有的手段產製消息以博得注目或謀取私利,
在新聞學術語中,稱作「製造新聞(making news)」。
王育誠的「腳尾飯事件」被踢爆作假後,緊急召開記者會自保,
這樣的記者會形式稱之為「假事件(pseudo-event)」,
是透過公關和記者取得聯繫,以宣傳或澄清事件為主。
同樣是預謀製造的消息,在新聞學裡,
「假事件」被允許存在,這是由於媒體與消息來源間必須共生互利﹔
而「製造新聞」卻是不被允許的,
新聞求的是真實、客觀,製造新聞已經失去了新聞的可讀價值,
是一種欺騙購買報紙者的行為,這是違反新聞倫理與責任的。
公共人物時常利用「製造新聞」或是「假事件」來炒作話題或是自抬身價,
王育誠的「腳尾飯事件」發展恰巧融合了二者。
但因為王議員的身分敏感,政媒兩棲的姿態令人質疑從政立場不中立﹔
以模擬畫面魚目混珠質詢市長,也讓人覺得作秀意味濃厚。
擅於利用媒體的公眾人物這回踢到了大鐵板,
卻也讓大眾對於這社會僅存的道德和正義,產生了新的質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