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TA(教學助理)的互動:
從課堂到課後,不斷電的延伸學習

「學生瞭解自己為何來到課堂上,是相當重要的事!」也因此,林幼雀老師習慣在每一堂課的開始,會先花幾分鐘告訴同學們今天課程的重點,然後在下課之前,為當天的課程作整理總結,並且預告下週課程的討論主題。「很多學生常不知道自己來到課堂獲得什麼?經過這樣的整理和提點,學生們比較會感覺到實質的收穫和期待感。」

為此,林幼雀老師設置了「性別導論」課程的教學網站,讓學生可以在課後,隨時上網複習當天的投影資料和同學報告的內容。在教學網站還設有網路助教,除了平時解答同學的疑惑外,在每堂課程結束的當晚,都會上網等候同學的線上發問。「我覺得這樣的駐點制度很不錯,例如我們星期一下午的課程結束前,我就會提醒同學,當天晚上九點到十一點,網路助教會在網站的線上討論區等候同學的發問。基本上,上線的同學是以組為單位,可以是當天報告的同學,或是下週即將報告的同學。網路助教除了回答學生課堂上的疑惑外,也會詢問學生當天對老師上課的感覺如何?我覺得這些對我的教學都很有幫助。」

「性別導論」的網路助教,是仍在就讀「數位生活科技所」的涂志豪同學,提到網路助教的工作內容,他說:「林老師的助教是一個團隊,包括網路助教與隨堂助教。助教們會和老師一起開會,瞭解課程設計和助教團隊必須支援的部分。」隨堂助教李宛諭除了整理老師的上課資料外,還必須帶領每堂課結束前半小時的學生討論。而網路助教涂志豪,則負責將老師課堂上的資料搬移到網路上的虛擬教室。「為了吸引學生上網駐留,老師要求網頁的設計要年輕化、多元化。為了讓學生養成上網發問、複習的習慣,我們在每堂課都會花時間作叮嚀和宣導,鼓勵學生上網瀏覽資料,和助教互動者更能加分。」

在兩位助教細緻的分工下,除了減輕不少老師教學的負擔,更帶給學生極大的福利。隨堂助教李宛諭說:「老師做事公私分明、很有條理,當我粗心犯錯時,老師會明白地指正,也會以委婉的態度教導我。擔任隨堂助教之後,我不僅學習到老師的處事態度,更懂得如何在台上與學生輕鬆互動。」


對通識教育的觀察與建言:
通識教育是處世態度與能力的養成與訓練

林幼雀老師在接受大學教育的歲月裡,便曾經思索:「為什麼要接受大學教育?」以及「大學的教育是在傳授什麼?」、「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專業教育?」而進入教職後,更思考:「我能給學生什麼?」直到民國88年,因為接下通識教育中心行政職務,擔任通識教育教師,才恍然體悟:大學教育並不是只在於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處世態度與能力的養成與訓練。

「什麼叫能力的養成?比如說處理問題的能力,可以更迅速,更有效率。面對危機處理時,可以更周全完善。我曾經到過一個班級,因為上課秩序太吵鬧,嚴重影響我的情緒。我在課堂上嚴肅地抗議,課後該班級的班代追到我身邊,跟我道歉並保證下次課堂的秩序。我認為這就是很好的危機處理能力,所以特別嘉許他一番。」林幼雀老師說。

林老師認為,我國推廣通識教育二十餘年,儘管有「博雅教育」、「全人教育」、「通才教育」等別稱,然而其宗旨皆在培養廣博通達的智慧。通識教育的目的不在訓練專業技術能力,而是透過人文、社會及自然科學基本知識的傳遞,培養學生適當的文化素養、生命智慧、藝術欣賞、分析思辨能力、表達、推理、反省能力、並養成獨立思考以及終生學習的能力。

換而言之,通識教育的核心精神在於使具備通識教育人格涵養的學生,將不只擁有人之基本知識,重要的是能夠瞭解自我存在的意義,培養尊重不同生命與文明的價值。近年在國內通識先進努力不懈之下,通識理念已受到普遍的重視與推廣。

 

對通識教育的願景與期許:

完整的專業教育是專業知識,加上通識教育的相輔相成

多年來通識理念儘管顯著發展,但是理念的實踐上,更該藉由具有完善通識教育理念的教師來貫徹、完成課程。何謂「完善通識教育理念」?林幼雀老師說:「現代社會實用主義掛帥,大學教育『重科技輕人文』、『重專業輕教養』的傾向,造成了教育內涵失衡的情形。這種情形,尤以技職教育體系對通識教育的誤解最為嚴重。為了改變這種失衡,必須強調通識是『培養全人格』的精神。」

林老師認為,「專業教育」不該與「通識教育」行程二元對立,而使「專業教育」侷限於專門知識與專門技術的傳遞;「通識教育」化約為營養學分的刻板印象。因為如果沒有高度的人文素質的提升,光是著重在高科技發展,對經濟、社會、文化的進步並不會有幫助。「完整的專業教育應該是『專業知識』,加上『通識教育』的相輔相成。」林幼雀老師強調,唯有如此,才能讓人類社會有自我完善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作家夏霏 的頭像
    作家夏霏

    作家夏霏 ♥演講♥邀稿♥占卜♥催眠♥芳療:summersnow88@gmail.com

    作家夏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