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方法
實踐與理論參半:強調實作的行動導向課程
為了落實行動導向的哲學課程,林文琪教授開設了兒童美學課程。老師讓學生陪伴特殊兒童畫畫,去體驗人類感性認識的發展,再漸漸導入艱深的美學理論。林文琪教授以「宗教、禮俗與生命關懷」的角度,帶領學生深入淺出的閱讀《禮記》,把經典的閱讀與臺灣禮俗的觀禮活動相結合。而「倫理與美學」、「古琴與哲學實踐」等課程,則是提供學生「透過藝術的倫理行動教育」。
強調閱讀與反思性寫作是林文琪教授課程規畫的特色,她觀察到「現在的學生閱讀能力有待加強,但可能因為有架設部落格的關係,有部分學生書寫自我的能力比以前好。」
目前就讀藥學系一年級,正在修「哲學與人生」的張雅涵同學說:「我們上課是坐在木造地板上,老師除了解釋哲學的艱深名詞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帶領我們很輕鬆地討論問題。老師設計了一個『反思日誌』的作業,是要我們課後以回想的方式記錄當天課堂上印象深刻的問題、事件,以及自己對該事件的想法。從這個日記中,我學到從回憶過去中重新組織自己的經驗。現在的我更能有效地處理自己的低潮。」
而正在修「兒童美學」,醫技系一年級楊力宇同學說:「老師會辦課後討論會,讓同學自由參加。這樣的討論會對我的表達能力幫助很大,讓我的學習能更快融會貫通。」
張昱凡同學補充說說:「林文琪老師提倡『自主學習』,她在上課的時候,會花很多時間去聽學生在說什麼、問什麼。老師鼓勵我們思考,也會去欣賞每個人問題和答案。我在這堂課裡發現,生活上許多習以為常的禮俗,原來其中含有這麼大的學問!」
在「宗教、禮俗與生命關懷」(即禮記與臺灣宗教禮俗)課程中,老師不但大清早帶著同學到台北孔廟參與祭孔大典的觀禮,還到內湖全台葉姓宗祠秋祭祭典上觀禮,並讓同學欣賞各國雅樂舞影片及台灣雅樂舞的表演,具體地讓同學了解什麼是禮樂活動;「倫理與美學」課程則是更進一步的身體力行,請來外面的老師來教大家跳佾舞。老師和同學一起學跳佾舞,從練習中,學生體會到什麼是「誠於中形於外」,發自內心的恭敬動作,讓學生體驗禮教化是怎麼施教的,並能藉此更加注重自己每一個當下的感受,尤其要重視身體知覺的開發。
醫學系一年級的王晨宇同學,在「兒童美學」的課程中,發現:「現代人常忽略情感、感覺、感受,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兒童是怎麼去畫畫的,要我們去感受其中的情緒。我從握筆、運筆之中,與開始自己對話。我覺得這堂課讓我更認識我自己的身體,還有關於我的一切。」
「我的課程是,操作與理論參半的。」林文琪教授為自己的教學方式作了這樣的註解。她認為,行動學習的成效是在要進一步的行動中獲得檢驗的,即使是受到挫折也好,那可以培養學生更勇於接受挑戰,激勵他持續的實驗跟嘗試。反思性寫作,是幫助師生自我記錄、自我變革的好方法。老師要能對同學提出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發現自己行動背後的觀念,以及相關理論的聯結。最後,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改變了哪些觀念和行動。
師生共享課程經驗的樂趣
林文琪教授坦言,TA(教學助理)的輔助對她的教學幫助非常地大。身為TA之一的蘇星宇說:「TA的工作就是在老師上課之前,先做課程的預習和釐清內容的問題導向,在於課後帶領學生的讀書會,幫助他們討論與思索問題。」林文琪教授也說:「有了TA的帶領,對於學生的思路和閱讀上的理解能力,助益很大!」
「TA和學生長期課後接觸,所以學生比較敢把課程中碰到的問題跟我講,而我也會向老師反應學生的需要。比較困難的地方在於,學生們高中時習慣了填鴨性教育,而我的工作就是慢慢引導他們走出僵化的想法。」蘇星宇補充道。
而另一位TA廖宣怡,工作內容則是整理老師的課程教材。比較特別的是,她不像蘇星宇以參與者的姿態與學生共處,而是以觀察者在課堂上從旁記錄學生的反應,並向老師彙整報告。
提到課堂上印象深刻的事,廖宣怡說:「有一位醫學院的女生不喜歡自己讀的科系,認為自己只是順從家人期盼而選擇這樣的志願。她很排斥系上的課程,雖然應付得來,但始終覺得不快樂。她選了老師的課以後,在課堂的訓練裡,學會觸摸自己的心,學習如何接納自己,最後她變得很快樂。這樣的經驗讓我很感動,我認為這是比專業知識更加珍貴的認知!」
由於蘇星宇和廖宣怡兩位助教都和老師一樣出身哲學,在溝通上更顯得有默契。在蘇星宇眼中,老師是一位「教學多元化、具啟發性,又時常能帶給學生新鮮感的創意教師。只要上過林老師的課,就一定會覺得哲學很有趣,想繼續讀下去。」而老師自己則認為:「教學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去審閱學生的作業,那會讓我看到許多豐富有深度的生命。」換句話說,老師、學生和TA都很享受這些課程所帶給他們的收穫。
通識建言
博雅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最大的問題在於對自我感受及思維的否定。」有些學生會誤會林文琪老師問問題是在找他麻煩,或是對課堂問題戰戰兢兢,深怕答錯。林文琪教授觀察到,現在的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她認為,台灣學生之所以視通識教育為營養學分,與他們的前學習經驗有很大的關聯。因為過去的學習經驗重視知識、經濟實用價值,因此,以培育理智品質為主的博雅教育逐漸被邊緣化。
林老師總是鼓勵學生,以從事藝術創作的態度來選修通識課。在老師眼中,每一位學生都是藝術家,所要完成的作品是「自己」。林老師亦期許自己能夠本著藝術家的精神,從事通識教育的教學,在教學相長的互動中,發展自己,在不斷的自我超越中,追求自我的完善。
教師教學技能的提昇與學生學習態度的轉化
林文琪教授認為,如何恢復大學知識教育的基礎性及博雅面向的道德性,是現今大學提倡通識教育的二大目標。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師,尤其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才能有效地啟動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林教授鼓勵通識教師接受再教育。除了參與相關教育研討會外,林教授建議教師們時常紀錄、反思自己的教學行動,由此達到自我變革與成長。
完整的課程規劃,加上教師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若遇到學生的學習態度不配合,依然不會有理想的教學成效。林文琪教授期許:「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才能有效提升通識教育的成果。」林教授強調,這種知識學習的態度,也就是為了發展自我,是一種「為己之學」的態度。這樣的精神也是林文琪教授一貫的教學目標,以及引起學生共鳴的最佳註腳。
留言列表